| 低频时码授时系统中的若干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研究 |
其他题名 | The theory and the technique of engineering on low-frequency time-code in time service system
|
| 刘 军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吴贵臣 李志刚
|
| 2002-04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关键词 | 低频时码
授时工程
天地波干涉
全波理论
组合调制
扩频技术
伪随机序列
正交解调
定时
相关接收。
|
摘要 | 本文主要从低频时码授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目前低频授时工程中遇到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包括低频天地波综合覆盖范围预测,优化、升级系统配置参数和结构以及高精度、数字化低频时码定时终端的设计要点。作者所做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1) 首先对低频授时信号天地波干涉问题进行了研究。地波信号场强和时延的计算根据经典理论和3262工程的实测参数获得,计算结果可靠;在充分考虑地磁场、低电离层电子浓度和碰撞频率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均匀性、地面电特性分段不均匀性、大气折射等物理条件下,采用“全波理论”解决了天波的理论预测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地波干涉现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工程中授时信号天地波综合覆盖图。为了解决天地波干涉造成的信号衰落,给出了自适应均衡的解决方案。(2) 对低频天波传播几何参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大气折射率三段模型引入几何参量的计算,并将大气折射数学模型从50公里高度扩展到90公里高度范围;计算出天线背景因子在照明区、半影区和深影区的出射角分界线,得到Airy函数大宗量与小宗量的分割值。(3) 根据通信基带信号分析理论,对低频时码信号的频谱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实际信号的解析表达,对其频谱进行了分析。(4) 为了实现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高精度定时,提出在ASK调制基础上组合扩频调制技术,给出了可行的组合调制方案,并就相关接收式低频时码接收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附加扩频调制,可实现微妙量级的定时精度。(5) 扩频调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作者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对其理论推导、参数选取、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6) 作者提出低频时码信号的正交扫描解调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正交扫描原理和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测试;根据正交解调原理,采用DSP技术实现了低频时码接收机的数字化改进,为高精度低频时码接收机的研制打下基础。(7) 用DSP实现低频时码信号的解调和处理,关键是软件算法的设计,作者采用同步与解调算法,在解调的同时实现同步,极大的节约了DSP的资源,为DSP完成均衡、滤波等信号处理预留了空间。(8) 为了实测低频时码信号的覆盖情况,自主研制了低频时码信号测量仪。经实际外场测试表明,本机性能可靠、稳定。 |
部门归属 | 时频基准实验室
|
页数 | 203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4419
|
专题 | 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 军. 低频时码授时系统中的若干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文件名:
|
刘军-低频时码授时系统中的若干理论.pdf
|
格式:
|
Adobe PDF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