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日食典的编算方法与特点 |
| 刘次沅 ; 马莉萍
|
| 2006
|
发表期刊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ISSN | 1007-0311
|
卷号 | 12期号:4页码:11 |
摘要 |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日食记录,历代历家用以校核和改善历法计算.自1887年自奥伯尔兹肇始,多种日食典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之一的《中国历史日食典》,总结和借鉴以往各种日食典、日食图表的得失,采用3-8个地点两套参数的时刻/食分表和中比例尺日食中心带图,给出中国地区公元前2300至公元2100年之间的日食.本文论其编算方法与特点.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9762
|
专题 | 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次沅,马莉萍. 中国历史日食典的编算方法与特点[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11.
|
APA |
刘次沅,&马莉萍.(2006).中国历史日食典的编算方法与特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2(4),11.
|
MLA |
刘次沅,et al."中国历史日食典的编算方法与特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2.4(2006):11.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