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城市车辆实时监视系统的定位方法及信息传输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作者: 刘超
Adobe PDF(129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0/3  |  提交时间:2012/08/30 城市车辆 Gps Rfid 组合定位 实现 |
| 时间频率远程校准试验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9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和涛; 张慧君; 李孝辉
Adobe PDF(8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4/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频率 远程校准 客户端 Gps|abstract|Gps|abstract 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需要进行校准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国家授时中心保持我国的标准时间(Utc(Ntsc)) 可以利用该资源实现远程用户的时间和频率的校准 以及用户的本地时间的高精度溯源。论文阐述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框架 论述了客户端实现的基本原理 即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 测量客户端待校准时间与gps系统时间(Gpst)的时差 并把时差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分析中心 最终研究了客户端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客户端的实现方法。最后 设计试验对客户端的实现进行了初步验证。 |
| 远程时间校准系统中心站处理软件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王翔; 李孝辉; 刘娅; 张慧君
Adobe PDF(5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8/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共视 校准 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 实时|abstract 还可以通过分析某时间段的各地钟差数据 基于国家授时中心的中国标准时间utc(Ntsc) 获得由于伪距 使用卫星共视技术实现对远程实验室本地时间的校准。该系统可以实时比对远距离两地工作站的本地时间 基线长度 获得钟差 仰角 并可根据事后精密星历数据对钟差数据进行修正 气候等差异因素造成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中心站接收并在数据库中储存来自各校准终端的测量数据 提高时间校准精度 以国家授时中心utc(Ntsc)为基准 分别计算得到在各个时间段各远程站时间与utc(Ntsc)的钟差 对远程时间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对中心站的软件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 |
| 星基增强系统地面监测站布局初步研究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1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成芳; 卢晓春; 刘枫
Adobe PDF(7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8/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星基增强系统 监测站 电离层延迟 完好性|abstract 星基增强系统主要通过在服务区域内布设合理的地面监测站网络对空间卫星进行监测 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获得各种修正信息 并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向用户发布 以实现改善用户定位精度和完好性服务等功能。因此 地面监测站的合理布局对星基增强系统的服务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区域电离层延迟特性的分析 结合美国广域增强系统(Waas)的地面监测站布局现状 研究得到星基增强系统地面监测站的布局规律和基本原则 并给出了中国区域地面监测站的布设建议。 |
| 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杜志静; 赵文宇; 刘杰; 刘丹丹; 张首刚
Adobe PDF(5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4/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激光抽运 稳定度 光频移 腔牵引频移|abstract 实现了原子钟原理样机的闭环 脉冲激光抽运 短期稳定度1.2×10~(-12)Τ~(-1/2)(Τ=100s)。 微波分立场共振和自由感应微波辐射或者光吸收检测方案的铷原子钟可以消除光频移 有效地减小腔牵引频移 从而有利于提高原子钟的稳定度。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的研究进展 我们获得了pop铷原子钟的原子自感应微波辐射ramsey信号和光学ramsey信号 微波ramsey信号的线宽为65hz左右 光学ramsey信号的线宽为150hz左右 |
| 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赵侃; 梁双有; 陈法喜;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8/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 高分辨率|abstract 测量范围 测量分辨率 测量精度 在光纤时间传递研究中 1ns到1s 1ps 优于10ps。 为了实现光纤传输时间延迟的精密补偿 必须对光纤时间传输延迟进行精密测量。我们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tsc312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 该设备可以对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进行测量 |
| 用北斗双频观测数据改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时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江西南昌, 2011 作者: 孔垚; 杨旭海
Adobe PDF(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5/4  |  提交时间:2012/10/19 电离层时延 8080 观测数据 4526 北斗 2888 双频 1914 时间传递 1417 频率传递 311 Twstft 245 电离层影响 170 跟踪站 98 波段 69 载波相位 66 测轨 38 电离层附加时延 21 接收机 8 归算 8 观测方向 4 频率信号 4 数据计算 3 原子钟 2 发式 2|abstract <正>在中国科学院的转发式测轨网中 各站之间可以实现c波段的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本文简称为 Twstft(c))。另外 各跟踪站布设了北斗测地型接收机 由于twstft(c)和北斗接收机并址观测 外接同一个原子钟的时间频率信号 并且对卫星的观测方向一致 因此可使用双频数据计算电离层附加时延 用于修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影响。 |
| 志愿者导航增强技术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吴海涛; 卢晓春; 邹德财; 韩涛
Adobe PDF(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2/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志愿者 增强 导航 自组织信息交换 交互式广义相对定位|abstract 为了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可靠性与完好性 进行导航增强是常用手段之一。本文首次提出了志愿者卫星导航增强的相关概念 分析了志愿者导航增强的组成要素与拓扑结构。重点研究了志愿者及普通用户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进行自组织信息交换的神经网络模型 特别研究并建立了利用共享信息进行志愿者导航增强的神经元模型 从而进行交互式广义相对定位 构建了志愿者导航增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志愿者导航增强方式与方法的实现机理 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志愿者导航增强体系架构。通过本文的研究 形成并构建了一种集用户所需信息(含导航增强信息)交换与导航定位服务于一体的 用户自助式的卫星导航增强方法与机理 有利于解决导航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可靠性与完好性问题。本文提出的志愿者导航增强的思想 突破了卫星导航的传统应用模式 拓展了卫星导航增强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
|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钟差修正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张慧君; 李孝辉; 许龙霞; 薛艳荣
Adobe PDF(6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5/6  |  提交时间:2012/10/19 Gnss 钟差 监测接收机 修正|abstract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只有在钟差确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时间的监测 通过接收gnss空间信号来精确测量接收机的钟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不但可以用于系统时差监测也可以应用于gnss定时 Gnss共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接收机钟差的各项误差 包括星钟改正 Sagnac效应改正 电离层延迟改正 对流层延迟。通过接收gps空间信号 实时获取伪距及星历数据信息 对各项误差改正项进行计算 并从每颗卫星的伪距中扣除各项误差因素后得到接收机钟差。重点研究了卫星高度角对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以及接收机钟差的影响。最后 给出接收机钟差修正的一些有益的结论以及建议。 |
| 广域加权伪距差分对星历误差和电离层误差的改正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薛艳荣; 许龙霞; 李孝辉
Adobe PDF(6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2/1  |  提交时间:2012/10/19 伪距差分 加权 广域 星历误差 电离层误差 精度|abstract 伪距差分是一种重要的差分方法 但伪距差分精度随用户与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下降。提出广域加权伪距差分的方法。在中国区域内建6个伪距差分基准站 用户选用其附近的几个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据 加权以后作为其伪距改正量使用 可以实现广域的高精度伪距差分。研究了权与基准站的选取方法 用仿真试验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分析了六个基准站 五个基准站 四个基准站和三个基准站数据加权方法对星历误差和电离层误差的改正情况 仿真结果表明 使用距离用户最近的三个基准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进行加权修正效果最好 在整个中国区域内 能实现精度优于0.5米的伪距差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