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4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杜志静;  赵文宇;  刘杰;  刘丹丹;  张首刚
Adobe PDF(5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4/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激光抽运  稳定度  光频移  腔牵引频移|abstract  实现了原子钟原理样机的闭环  脉冲激光抽运  短期稳定度1.2×10~(-12)Τ~(-1/2)(Τ=100s)。  微波分立场共振和自由感应微波辐射或者光吸收检测方案的铷原子钟可以消除光频移  有效地减小腔牵引频移  从而有利于提高原子钟的稳定度。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的研究进展  我们获得了pop铷原子钟的原子自感应微波辐射ramsey信号和光学ramsey信号  微波ramsey信号的线宽为65hz左右  光学ramsey信号的线宽为150hz左右  
光纤时间传递延迟补偿实验进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陈法喜;  梁双有;  赵侃;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纤时间传输  延迟补偿  温度漂移  频率稳定度|abstract  其次  再次  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  进行了实际光纤链路7.2 Km传输延迟的补偿实验  在温度一2 0℃~+60℃变化情况下  国家授时中心在此方面  补偿精度为25.2ps  进行50km光纤时间延迟温度漂移实验  进行了多项实验  频率稳定度达到4.7 5×1 0~(-15)/10~4 s  补偿后150ns的漂移被消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  精度为0.3ns。  进行了实验室100km光纤闭环传输延迟的初步补偿实验  补偿后时延被完全消除  精度为0.2 7ns(1σ)  
基于相干布居囚禁原理的新型原子钟 会议论文
, 中国广东广州, 2006
作者:  郭文阁;  张首刚;  姜海峰;  刘海峰
Adobe PDF(1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1/1  |  提交时间:2012/10/19
量子频标  相干布居囚禁  原子钟  激光稳频  87rb|abstract  近年来  基于相干布居囚禁原理的新型原子钟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潜在的军事和民用前景  受到了国内外频标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欧洲  依托于galileo计划  意大利国家电子研究所(Ien) 正在研制的cpt 87rb Maser(物理部分功耗约0.5 w)  近期已获得了秒稳8×10-13  10000秒的稳定度为 3×10-14的实验结果。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团组瞄准这一国际前沿  开展了基于相干布居囚禁原理(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的新型原子钟——cpt 87rb Maser的研制工作。我们在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半经典的密度矩阵方法分析了87rb气体的相干布居囚禁现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当两束相干激光频率差等于87rb原子的两个基态超精细结构子能级频率差时  87rb气体具有荧光暗线和相干微波辐射的特性。它们可以作为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的物理基础。利用荧光暗线可实现被动型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  用相干微波可实现主动型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原子钟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报道了实现主动型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的设计框图及我们的研究进展。在目前报道的原子钟结构基础上  我们在研制新型cpt Maser 原子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  其一  为提高原子钟的连续可靠性  我们开发全自动控制的  稳定可靠的小型半导体激光系统。该自动系统能够为钟频率伺服系统提供激光器运行状态信号  以便避免误控制和实时监控钟运行状态。其二  在频率合成链路方面  不同于传统原子钟在微波信号频率伺服控制处理方法  为减小钟物理部分的鉴频误差电信号对本地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我们采用数字频率补偿方法  而非象传统伺服锁频方法那样直接控制该晶振频率。该方法还可以避免因晶振老化引起的频率溢出调节范围而造成的失锁  也可使我们灵活的采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参数来充分利用本地晶体振荡器优良的短稳特性和提高原子钟长期稳定度。  
脉冲星时间标准观测研究进展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杨廷高;  仲崇霞
Adobe PDF(26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5/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毫秒脉冲星  脉冲星时  脉冲星计时阵|abstract  介绍了脉冲星时间标准观测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讨论了脉冲星在守时中的应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综合脉冲星时频率稳定度达到与地球时tt(Bipm)可比的水平。详细介绍了脉冲星计时阵的现状  今后发展及其科学目标。对我国大科学装置500m口径球反射面射电望远镜(Fast)和国际上的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Ska)  将来在脉冲星时间标准观测研究方面的可能贡献做了展望。  
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究及阶段性进展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樊战友;  胡永辉;  边玉敬
Adobe PDF(2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计数器  时间测量|abstract  从基本原理  硬件等方面对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究作了全面介绍  并详细分析了影响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诸多因素  指出了提高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努力方向。介绍了我们在时间间隔计数器研究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并给出了设计技术指标和实验测试结果。在计数器的研制过程中  我们还开发了供调试计数器和计数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对此也作了简要介绍。  
国家授时中心的守时工作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董绍武;  王正明
Adobe PDF(19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Reference Type  王正明|year Of Conference  时间比对  准确度  稳定度|abstract  Conference Proceedings|record|Proceedings|record Number  2005|title  近年来  290author  国家授时中心的守时工作|conference Name  国家授时中心守时实验室通过对原子时算法  董绍武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conference Location  Gps进行远程时间比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中国西安|pages  通过编制了大量计算  227-228-229-230-231|sponsor  实时监测和分析软件  中国天文学会|short Title  认真严格地维护守时设备及钟房环境  国家授时中心的守时工作 守时  使地方协调时utc(Ntsc)和独立原子时ta(Ntsc)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水平稳定提高  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本文主要就国家授时中心在过去几年来时间保持的进展情况  包括协调时utc(Ntsc)的精细控制  远程时间比对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原子时ta(Ntsc)的稳定保持以及新的守时硬件设备的研制和使用情况作简要介绍。  
TAI和UTC的进展 期刊论文
宇航计测技术, 2004, 期号: 1, 页码: 11-15+33
作者:  王正明
Adobe PDF(22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0/0  |  提交时间:2012/07/03
+国际原子时(Tai)  +协调世界时(Utc)  进展  
低频频段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应用与发展 会议论文
, 中国北京, 2001
作者:  刘军;  吴贵臣
Adobe PDF(6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低频  频谱资源  罗兰—c  时码|abstract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低频频段无线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其中包括罗兰-c导航  授时系统的功能扩展和提高  低频时码技术的产业化进展。最后  讨论了我国相关系统发展的一些体会和设想。  
时间频率标准研究现状 会议论文
, 中国山西太原, 2000
作者:  刘海峰;  刘长虹
Adobe PDF(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8/1  |  提交时间:2012/10/19
Reference Type  刘长虹|year Of Conference  铯原子喷泉  冷原子钟|abstract  Conference Proceedings|record|Proceedings|record Number  2000|title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原子频标研究现状——时间频率基准研究  337author  时间频率标准研究现状|conference Name  空间用冷原子钟计划  刘海峰  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conference Location  激光冷却离子钟  中国山西太原|pages  毫秒脉冲星  7|sponsor  小型光抽运铯束频标  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short Title  小型铯束频标  时间频率标准研究现状 时间频率基准  氢脉泽  铷原子频标和晶体振荡器等。详细描述了利用激光冷却与囚禁技术的铯原子喷泉频标的研制情况。及陕西天文台在时间频率研究工作的进展。  
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研究在北京大学的进展 会议论文
, 中国湖南长沙, 1998
作者:  王义遒;  李义民;  甘建华;  陈徐宗;  杨东海;  刘海峰
Adobe PDF(7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1/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激光冷却  5685  北京大学  3583  捕陷  3136  多普勒频率  2813  原子束  2694  中性原子  2592  冷却机制  2487  减速过程  2470  典型方法  2437  研究历史  2207|abstract  <正>本文综述了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研究工作的概况  着重讨论了激光对中性原子的机械力  在此基础上叙述了激光冷却原子研究历史上的重大进展  成果和应用。这里包括  原子束的激光减速以及补偿减速过程中多普勒频率的几种典型方法  激光扫频  塞曼调谐  白光及漫射光等  产生光子粘囚(Optical Molasses)的方法及多普勒冷却机制及极限  几种实现 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