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应用量纲归一化方法改进的分数傅里叶变换快速算法 期刊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卷号: 40, 期号: 1, 页码: 71-76 作者: 林睿
Adobe PDF(108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0/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分数傅里叶变换 角谱衍射 量纲归一化 采样间隔 离散化 |
| 基于OFDM-UWB的室内精密定位系统接收机时域联合同步算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邹德财; 李云; 韩涛; 刘枫
Adobe PDF(7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3/1  |  提交时间:2012/10/19 Ofdm-uwb 室内定位 联合同步算法 符号定时 帧定时 载波频率偏移|abstract 同时 根据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Ofdm-uwb)技术的室内精密定位系统基本原理 算法实现了四种同步技术的集成化设计 实现厘米级的精密定位就要求系统接收机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必须具备1~3个采样间隔的同步精度 从而在工程实现中能够有效地节省硬件资源 现有ofdm-uwb符号定时同步算法远不能满足这一苛刻需求。本文在符号定时同步研究过程中 降低系统成本 设计了一种新的信息帧格式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与稳定性。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ofdm-uwb室内精密定位系统接收机时域联合同步算法。该算法以符号定时同步为核心 将载波小数频偏 载波整数频偏 帧定时同步分别与符号定时同步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联合同步算法用matlab进行了功能验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在-15db的信噪比条件以及载波频率偏移干扰共存时 符号定时同步精度为1个采样时间间隔(1.89394ns) 克服了传统符号定时同步算法易受噪声与频偏干扰的缺点 满足了室内定位系统的基本需求 |
| 时差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会议论文 , 中国北京, 2010 作者: 屈俐俐; 漆溢; 刘春侠
Adobe PDF(3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2/3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源 测量误差 Tic Dmtd|abstract|Dmtd|abstract 时间实验室通过测量比对系统对频率源进行测量 从而得到实验室的时间尺度。对实验室中两种不同的测量比对设备 时间间隔计数器(Time Interval Counter)和双混频时差测量(Dual Mixer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ant)的误差机理进行研究。应用两种不同测量系统进行不同采样间隔和不同时间长度的测量。通过分析研究 给出了所用测量系统的结果及出现误差的原因。得出了不同测量设备在时间实验室中的最佳应用模式。 |
| 国产氢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会议论文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作者: 张敏; 董绍武; 张正
Adobe PDF(8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5/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氢原子钟 稳定度 阿伦方差 哈达玛方差 频率漂移|abstract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 氢钟的短期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 而因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 其长稳尚且赶不上铯钟 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速率漂移。国家授时中心(Ntsc)一直以来主要采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来进行钟差的测量 为配合新引进的氢原子钟的精密测量 Ntsc建立了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本文根据国家授时中心(Ntsc)国产氢钟2007年1月份的实测数据 用阿伦方差定量分析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性能 并与美国氢钟和铯钟的稳定性能进行比较 同时利用哈达玛方差来扣除长期线漂的影响。 |
| 非等间隔的频率稳定度测定方法 会议论文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作者: 张虹; 朱连运; 李焕信
Adobe PDF(8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7/2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稳定度 卫星双向比对 采样间隔|abstract Allan方差是频率稳定度的常用测定方法 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对采样间隔相等的情况 而对于采样间隔不等的被测定对象 测定结果会与事实大相径庭。中日时间频率传递数据的采样间隔分别为4天与3天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中日比对数据在同一时段的频率稳定度做比较 证实了新方法较allan方差更适合对采样间隔不等的数据的稳定度的测定。 |
| 氢钟和铯钟联合守时初探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王正明; 袁海波
Adobe PDF(35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稳定度 5722 原子时 4275 采样间隔 3104 白噪声 2984 频率源 2972 线性漂移 2505 短期波动 2263 频率波动 1886 长期稳定度 1865 实验室 1773|abstract 氢钟和铯钟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频标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 它们在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方面的表现为时间频率领域中的学者们共识。随着技术的改进氢钟近年来在长稳方面有所提高。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进口的2台美国氢钟(Sigamaτ)近一年来实验数据的分析 定量说明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度 并与铯钟的性能做比较。同时根据这两种类型频标的性能取长补短 探讨一组铯钟和两台氢钟联合守时的方案和地方原子时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