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PS动态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 | |
赵红1; 涂锐2; 刘智3; 蒋光伟1 | |
2017 | |
发表期刊 | 测绘学报
![]() |
ISSN | 1001-1595 |
卷号 | 046期号:008页码:988 |
摘要 | 受特殊海岸线及复杂海底地形的影响,目前发布的全球海潮模型在局部沿海地区差异较大,需利用其他大地测量手段直接测定沿海地区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GPS技术因具有全天候、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获取海潮负荷位移参数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GPS技术监测测站三维位移变化的灵敏度高于监测48个海潮参数的灵敏度这一基本思想,改进了利用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估计48个海潮调和参数的方法,直接逐历元求解三维海潮负荷位移变化,再利用调和分析方法提取主要潮波(M2、S2、N2、K2、K1、O1、P1、Q1)的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振幅与相位)。利用12个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8年的GPS观测数据,计算各测站的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与传统方法比较,本文方法可有效加速K1潮波在东西方向的收敛。将GPS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估值与中国近海海潮模型值比较,发现除S2、K2和K1潮波的均方根误差较大外,其他潮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5 mm。将香港2008-2014年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与海潮模型值比较,结果表明:GPS与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均与中国近海海潮模型及HAMTIDE2011.11A全球海潮模型符合较好,验证了GPS 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的有效性。采用GPS PPP估计的8个潮波的振幅与相位值替换全球海潮模型中对应的潮波值,进行海潮负荷效应改正,可减弱GPS长时间序列中的半周年信号。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9020 |
专题 | 导航与通信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 2.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3.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红,涂锐,刘智,等. 利用GPS动态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J]. 测绘学报,2017,046(008):988. |
APA | 赵红,涂锐,刘智,&蒋光伟.(2017).利用GPS动态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测绘学报,046(008),988. |
MLA | 赵红,et al."利用GPS动态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测绘学报 046.008(2017):98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红]的文章 |
[涂锐]的文章 |
[刘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红]的文章 |
[涂锐]的文章 |
[刘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红]的文章 |
[涂锐]的文章 |
[刘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