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 |
| 刘次沅 ; 马莉萍
|
| 2018
|
发表期刊 | 天文学报
 |
ISSN | 0001-5245
|
卷号 | 059期号:003页码:28_1 |
摘要 |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篇幅巨大,其中包含天象记录达6000余条,是二十四史以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最大来源,其中包括日月食336条、月行星掩犯2622条、流陨2248条.明后期除日月食和彗星记录外,其他类型天象记录大幅减少.天象记录的密度,正德以前平均每年38条,嘉靖以后则只有每年7条.由可以回算验证的月行星掩犯记录得到错误率4.1%,属历代最佳.错误主要是资料编纂整理过程和书籍传抄过程造成的.月亮记录显示,凌晨的观测,通常记前一日日期;掩犯恒星记录显示,官内星名与传统略有差异.若干例证说明,原始记录采用日序式纪日.只是在编纂史书时,才改用干支纪日。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2.145.45/handle/361003/9819
|
专题 | 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次沅,马莉萍. 《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J]. 天文学报,2018,059(003):28_1.
|
APA |
刘次沅,&马莉萍.(2018).《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天文学报,059(003),28_1.
|
MLA |
刘次沅,et al."《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天文学报 059.003(2018):28_1.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