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29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右旋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2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刘永鑫;  侯雷;  胡永辉
Adobe PDF(75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4/4  |  提交时间:2012/10/19
北斗  右旋圆极化  微带天线  卫星导航|abstract  本文在传统圆形微带天线的基础上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右旋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基于腔模理论  采用在传统的圆形贴片天线上开槽和单点背馈的方法  设计仿真优化模型  优化结果显示轴比<3db  同时根据仿真优化结果进行pcb设计  制作出圆极化天线样品。在北斗b1(1561mhz)频点上  把本设计天线接入系统进行对比测试  系统运行稳定。仿真结果及测试结果均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自适应Kalman滤波在钟差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5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宋会杰;  屈俐俐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80/5  |  提交时间:2012/10/19
钟差模型  自适应kalman滤波|abstract  Kalman滤波算法作为一种最优预测算法  在原子钟的钟差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适应滤波是一种具有抑制滤波器发散作用的滤波方法  在算例中采用铯原子钟提供的钟差数据进行预报  结果表明  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同时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对奇异值无需处理的优点  将减少人为对数据处理过程的干预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用于脉冲星导航的X射线探测器性能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盛立志;  赵宝升;  胡慧君;  王朋;  鄢秋荣;  陈宝梅;  欧阳晓平;  陈鼎
Adobe PDF(5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0/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导航  探测器  灵敏度  时间分辨|abstract  脉冲星导航的核心组件之一是x射线探测器。本文分析了脉冲星导航用x射线探测器的特点和要求  提出了基于微通道板mcp的光子计数探测器方案。该探测器由光电阴极  Mcp组和前端电子学组成。探测灵敏度和时间分辨是脉冲星导航探测器的重要技术指标  本文利用硅axuv100g标准探测器对采用裸mcp探测器和反射式csi光电阴极探测器的灵敏度进行对比和标定  测得反射式csi光阴极探测器的灵敏度达5000a/w  是裸mcp探测器的10倍。同时  本文分析了探测器时间分辨性能的影响因素  测定了mcp的时间分辨和前端电子学的时间分辨  结果表明探测器总时间分辨优于20ns。  
小波消噪法在GPSCV比对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变;  高玉平;  胡永辉
Adobe PDF(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9/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小波变换  消噪  Gps Cv|abstract|Cv|abstract  测量噪声是影响gps共视比对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利用gps共视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时  首先必须解决观测数据的消噪问题。传统的去噪方法在保留信号局部特性和抑制噪声之间存在矛盾  基于小波分解的小波消噪方法在时域根据选定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  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不同频率段成分  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分析了小波消噪方法  以国家授时中心和综合原子时蒲城站的gps共视数据为例  将基于小波变换的软阈值消噪方法用于gps Cv比对数据的消噪处理  结果表明  该消噪方法在消除gps Cv比对数据测量噪声的同时  很好地保留了信号的局部特征。  
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武文俊;  李志刚;  杨旭海
Adobe PDF(11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1/1  |  提交时间:2012/10/19
Klobuchar  Arma(p  Tec|abstract|Tec|abstract  q)  介绍了klobuchar他arma(p  q)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基本原理。利用igs提供的gps导航电文中的klobuchar模型的8个系数  对klobuchar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同时  用arma(p  q)模型计算tec结果  并把两种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结果与igs提供的综合(Final)电离层tec文件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表明  Arma(p  q)模型比klobuchar模莫型在电离层tec修正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GNSS信号相关峰评估方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王雪;  卢晓春;  刘枫;  贺成艳
Adobe PDF(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00/2  |  提交时间:2012/10/19
导航信号质量评估  相关峰  信号畸变  中心距|abstract  导航信号是卫星导航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空间信号质量直接关系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  也反映卫星有效载荷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性能指标。在利用高增益天线和高速数据采集设备对单颗卫星下行信号质量的评估中  常利用功率谱  眼图  星座图和相关峰曲线等方法对解调后i/q支路基带信号分析。为增强系统性能和满足用户需求  Gps  Galileo和compass等新一代导航信号均在同一载波频率播发多路导航信号。因此  功率谱  眼图和星座图等传统手段  已不能直接反映单路信号的信号质量  因此相关峰特性在新导航信号质量评估中变得尤为重要而有效。本文仿真了bpsk(2)信号由于发射与接收通道特性  干扰和多径等因素引起信号异常  并分析了导航信号畸变对相关峰曲线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峰波形中心距与s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波形特征  并利用此方法对异常信号的相关峰进行评估  给出具体的分析结果。  
基于OFDM-UWB的室内精密定位系统接收机时域联合同步算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邹德财;  李云;  韩涛;  刘枫
Adobe PDF(7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3/1  |  提交时间:2012/10/19
Ofdm-uwb  室内定位  联合同步算法  符号定时  帧定时  载波频率偏移|abstract  同时  根据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Ofdm-uwb)技术的室内精密定位系统基本原理  算法实现了四种同步技术的集成化设计  实现厘米级的精密定位就要求系统接收机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必须具备1~3个采样间隔的同步精度  从而在工程实现中能够有效地节省硬件资源  现有ofdm-uwb符号定时同步算法远不能满足这一苛刻需求。本文在符号定时同步研究过程中  降低系统成本  设计了一种新的信息帧格式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与稳定性。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ofdm-uwb室内精密定位系统接收机时域联合同步算法。该算法以符号定时同步为核心  将载波小数频偏  载波整数频偏  帧定时同步分别与符号定时同步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联合同步算法用matlab进行了功能验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在-15db的信噪比条件以及载波频率偏移干扰共存时  符号定时同步精度为1个采样时间间隔(1.89394ns)  克服了传统符号定时同步算法易受噪声与频偏干扰的缺点  满足了室内定位系统的基本需求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的性能评估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玮;  张虹;  袁海波
Adobe PDF(15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7/2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性能评估  误差分析  校正方法|abstract  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对定位有决定性的影响  时间同步误差会最终反映为用户的定位偏差。因此  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是评价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这项指标的评定依赖于对系统时间同步精度的测试与评估。站间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的基础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的精度可以达到优于1ns  是国际上公认精度最高的远程站间时间同步方法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是国内最早开展twstft工作的单位  已经建立了多条亚欧  亚太twstft链路  同时也开展了利用c波段进行twstft的相关试验。本文分析了twstft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以国家授时中心建立的亚太  亚欧twstft链路为背景  对twstft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功能  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对链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研究了主要的误差及其校正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站间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和测试评估起到了借鉴作用。  
时差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会议论文
, 中国北京, 2010
作者:  屈俐俐;  漆溢;  刘春侠
Adobe PDF(3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2/3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源  测量误差  Tic  Dmtd|abstract|Dmtd|abstract  时间实验室通过测量比对系统对频率源进行测量  从而得到实验室的时间尺度。对实验室中两种不同的测量比对设备  时间间隔计数器(Time Interval Counter)和双混频时差测量(Dual Mixer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ant)的误差机理进行研究。应用两种不同测量系统进行不同采样间隔和不同时间长度的测量。通过分析研究  给出了所用测量系统的结果及出现误差的原因。得出了不同测量设备在时间实验室中的最佳应用模式。  
脉冲星时间尺度及其预报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杨廷高;  高玉平
Adobe PDF(31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0/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时间尺度  脉冲星时间预报|abstract  在介绍国际天文学会(Iau)定义的几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脉冲星计时观测中时间尺度的转换问题。脉冲星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应该参考地球时tt  并将tt转换为质心坐标时tcb或质心力学时tdb。讨论和分析了时间尺度转换方法及其对脉冲星自转参数测量的影响。最后  以毫秒脉冲星psrb1855+09的计时模型为例  初步分析了脉冲星时间尺度的预报精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