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的制定及兼容性设计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刘娜; 陈向东; 高玉平; 李永萍; 陈洪卿
Adobe PDF(110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6/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共视时间传递 时间同步 兼容性|abstract 指出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不仅适用于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及相关产品的研制与应用 北斗授时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对推进北斗授时技术的发展 对业已到来的gnss时代我国采用多系统卫星共视应用也有参考 应用的市场化 指导意义。 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北斗系统从区域系统向全球系统的规划部署 我们还需考虑北斗导航系统未来的全球化服务发展。本文介绍编制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目的 原则及主要内容 并就共视观测的时间同步性 数据处理 观测结果文件格式等方面结合我国北斗卫星共视的特点 考虑与国际现有相关技术标准兼容 |
| 编制G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向授时标准》思考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刘忠华; 李贵琦; 陈洪卿; 李大勇; 王振伟
Adobe PDF(37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4/2  |  提交时间:2012/10/19 北斗卫星 单向授时 移动通信 时间同步|abstract 介绍起草g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向授时》征求意见稿的若干思考 抛砖引玉 共同推进北斗授时应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 |
| 时间频率溯源链的重要特性及其应用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倪广仁; 许录平; 和康元
Adobe PDF(28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1/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计量 守时和授时 时间频率溯源链 时间同步 时间应用|abstract 在时间频率传递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远程校准的频率测量和分析系统(Fmas) 主要以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院(Nist)的时间频率溯源链系统为典型 及溯源链系统的尖端装备的高集成化 给出其方框图和技术指标 自动化 并述评了nist的宗旨 智能化 任务 轻量化品质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并对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同步系统在天文学测量 及时间频率溯源链的重要特征是 导弹发射 拥有高精度的铯喷泉原始频率基准(准确度 导航 稳定度均~1·10-15) 定位等科学实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目前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给予综述。 |
| 《国家时间服务技术标准》制定与加入WTO 期刊论文 中国标准化, 2002, 期号: 12, 页码: 45-46 作者: 陈洪卿; 郭庆生; 窦忠
Adobe PDF(1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0/0  |  提交时间:2012/07/01 时间服务系统:7581 技术标准:4942 加入wto:2498 时间标准:1970 技术规范:1362 中国科学院:1281 准确度:1259 标准时间:1251 协调世界时:866 标准化:744 |
| 《国家时间服务技术标准》制定与加入WTO 会议论文 , 中国四川成都, 2002 作者: 陈洪卿; 郭庆生; 窦忠
Adobe PDF(8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2/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服务 7519 技术标准 4792 时间标准 3597 国家安全 1820 制定 1396 电信 792 电力 742 工作标准化 621 时间频率 614 科学实验 578|abstract <正>社会生产 生活 科学实验以及国防 国家安全都离不开时间和时间服务。一个大国必须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来规范 制约其政治 经济 日常生活 以保证国家运转的统一性 有序性和安全性。50年来 我国时间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服务不断提高 业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迄今 统一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