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关于同步网性能在线监测技术规范性及有效性的研究 期刊论文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6, 期号: 10, 页码: 48-53 作者: 于天泽; 于佳亮
Adobe PDF(312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9/0  |  提交时间:2017/11/28 时钟同步 Bits 频偏 |
| GPS接收机时钟模型建立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作者: 王志浩
Microsoft Word(351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6/0  |  提交时间:2014/12/25 时钟模型 接收机钟差 二次多项式 卡尔曼理论 灰色理论 |
| IEEE1588 网络时延测量研究与实现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作者: 陈金凤
Adobe PDF(164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7/0  |  提交时间:2013/11/13 Ieee1588 网络时延 端对端透明时钟 测量 |
| CMMB导航增强接收机时频联合的同步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 ,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作者: 张晋升
Adobe PDF(21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4/2  |  提交时间:2012/08/30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符号定时同步 载波频率同步 采样时钟同步 极大似然估计 |
| 利用卫星共视比对系统实现电网的时间同步 期刊论文 现代电力, 2010, 卷号: v.27;No.105, 期号: 2, 页码: 70-73 作者: 赵当丽; 翟慧生; 胡永辉; 焦群; 何迎利; 冯宝英
Adobe PDF(46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8/1  |  提交时间:2012/07/03 共视比对系统 时间同步 校频 基准时钟 电网 |
| 基于TDC-GPX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施韶华; 李孝辉; 张慧君
Adobe PDF(63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6/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测量 抽头延迟线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abstract 在参考时钟频率的限制下 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抽头延迟线技术 采用tdc-gpx芯片作为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时间数字转换部分 最多可进行8通道测量 在40mhz的参考时钟频率下可以实现小于1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测试表明 该系统单通道测量精度为18.6 Ps 多通道测量精度为82 Ps。 |
| 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施韶华; 李孝辉
Adobe PDF(87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2/2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测量 抽头延迟线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abstract 由于参考时钟频率的限制 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抽头延迟线技术的tdc-gpx芯片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 该系统最多可进行8通道测量 在40mhz的参考时钟频率下每通道可以实现小于1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内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 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测试表明 该系统在进行多通道测量时每通道测量精度为93 Ps~1。 |
| AD9852在短波授时模拟源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黄长江; 郭伟; 华宇
Adobe PDF(27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Bpm短波 Dds 授时模拟源|abstract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美国ad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频率合成器ad9852在频率综合 时钟产生 测试与测量设备和射频激励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采用ad9852产生的bpm载频产生简化了授时模拟源设计 并很好地满足了短波授时模拟源对载频的性能要求。 |
| XILINX的FPGA芯片架构剖析 期刊论文 航空计算技术, 2007, 卷号: No.137, 期号: 2, 页码: 80-83 作者: 邹德财; 吴海涛; 李云
Adobe PDF(18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2/0  |  提交时间:2012/06/30 可配置逻辑块 输入输出逻辑块 可编程内连 时钟 Xilinx Fpga |
| 基于相位测量的精密时间比对系统 会议论文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作者: 董绍武
Adobe PDF(76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2/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守时 时间比对 准确度 稳定度|abstract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产生和保持。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tic来完成守时钟组内部钟差的测量比对一直是本地独立原子时间尺度ta(Ntsc)建立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内部原子钟的时间比对精度 特别是在2005年度引进躁声和短稳特性优良的氢原子钟后 Tic法已不能满足氢钟比对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以低躁声相位测量系统为平台建立的高精密时差比对系统的结构 特点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