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一种卫星双向时频传递设备时延差的标定方法 期刊论文 仪器仪表学报, 2016, 卷号: 37, 期号: 9, 页码: 2084-2090 作者: 许龙霞; 陈婧亚; 李丹丹
Adobe PDF(89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9/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校准 全视时间传递 相对时延 |
| 可调参数对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作者: 王常何
Adobe PDF(465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6/4  |  提交时间:2013/11/13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 拟准检定法粗差频率 稳定度 |
| 基于GEO卫星的转发式共视授时方法试验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作者: 胡轸源
 收藏  |  浏览/下载:181/0  |  提交时间:2012/08/30 转发式共视授时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 Gps共视 |
| 基于“北斗”观测数据的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中的电离层改正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2, 卷号: 35.0, 期号: 003, 页码: 148 作者: 孔垚; 杨旭海 ; 孙保琪; 李志刚 ; 陈亮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 电离层时延 |
| 光纤时间传递延迟补偿实验进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陈法喜; 梁双有; 赵侃;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纤时间传输 延迟补偿 温度漂移 频率稳定度|abstract 其次 再次 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 进行了实际光纤链路7.2 Km传输延迟的补偿实验 在温度一2 0℃~+60℃变化情况下 国家授时中心在此方面 补偿精度为25.2ps 进行50km光纤时间延迟温度漂移实验 进行了多项实验 频率稳定度达到4.7 5×1 0~(-15)/10~4 s 补偿后150ns的漂移被消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 精度为0.3ns。 进行了实验室100km光纤闭环传输延迟的初步补偿实验 补偿后时延被完全消除 精度为0.2 7ns(1σ) |
| 用北斗双频观测数据改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时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江西南昌, 2011 作者: 孔垚; 杨旭海
Adobe PDF(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5/4  |  提交时间:2012/10/19 电离层时延 8080 观测数据 4526 北斗 2888 双频 1914 时间传递 1417 频率传递 311 Twstft 245 电离层影响 170 跟踪站 98 波段 69 载波相位 66 测轨 38 电离层附加时延 21 接收机 8 归算 8 观测方向 4 频率信号 4 数据计算 3 原子钟 2 发式 2|abstract <正>在中国科学院的转发式测轨网中 各站之间可以实现c波段的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本文简称为 Twstft(c))。另外 各跟踪站布设了北斗测地型接收机 由于twstft(c)和北斗接收机并址观测 外接同一个原子钟的时间频率信号 并且对卫星的观测方向一致 因此可使用双频数据计算电离层附加时延 用于修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影响。 |
|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的性能评估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玮; 张虹; 袁海波
Adobe PDF(15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7/2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性能评估 误差分析 校正方法|abstract 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对定位有决定性的影响 时间同步误差会最终反映为用户的定位偏差。因此 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是评价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这项指标的评定依赖于对系统时间同步精度的测试与评估。站间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的基础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的精度可以达到优于1ns 是国际上公认精度最高的远程站间时间同步方法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是国内最早开展twstft工作的单位 已经建立了多条亚欧 亚太twstft链路 同时也开展了利用c波段进行twstft的相关试验。本文分析了twstft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以国家授时中心建立的亚太 亚欧twstft链路为背景 对twstft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功能 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对链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研究了主要的误差及其校正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站间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和测试评估起到了借鉴作用。 |
| 北斗系统时间评估方法及初步结果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高为广; 焦文海; 肖云; 王茂磊; 袁海波
Adobe PDF(6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0/5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时 Utc(Ntsc) 时间比对|abstract 系统时间性能评估是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指标评估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基于gps卫星共视法和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法原理给出了评估北斗系统时间(Bdt)性能指标的方法 并开展了北斗系统时间性能评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北斗系统时间(Bdt)运行稳定 可靠 相对utc(Ntsc)频率准确度在10~(-14)量级 频率稳定度在10~(-15)量级 时间偏差可控制在30纳秒以内。 |
| 新型原子钟发展现状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09, 卷号: v.32, 期号: 2, 页码: 81-91 作者: 张首刚
Adobe PDF(60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1/2  |  提交时间:2012/07/01 卫星导航 原子钟 时间频率传递 |
| 国际时间比对技术的不确定度估计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董绍武; 侯娟
Adobe PDF(2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6/5  |  提交时间:2012/10/19 原子时 时间比对 不确定度|abstract 国际原子时tai是由全世界约65个时间实验室的合作而形成的 其构成有三要素 原子钟 用于远程原子钟比对(连接)的技术手段以及原子时间尺度算法。当前 国际标准时间的连接采用组合方法 大部分的守时实验室采用gps共视法。卫星双向法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技术作为当前实用的具有最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手段正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国际原子时时间比对的不定值范围依所使用的技术而定 从几百皮秒到几十纳秒。本文对当前国际原子时tai时间比对手段中a类和b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