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一种精确测量原子喷泉冷原子团温度的方法 期刊论文 物理学报, 2019, 卷号: 68, 期号: 19 作者: 施俊如; 王心亮 ; 管勇 ; 阮军 ; 刘丹丹 ; 白杨; 杨帆; 张辉; 余凤翔; 范思晨; 张首刚
 收藏  |  浏览/下载:16/0  |  提交时间:2020/09/02 knife-edge method cold atomic cloud Gaussian radius cold atomic cloud's temperature 刀口法 冷原子团 高斯半径 冷原子团温度 |
| 光纤陀螺仪工作环境的测量与评估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16, 卷号: 39, 期号: 1, 页码: 54-60 作者: 王惜康; 高玉平; 王平利; 尹东山; 张鹏飞
Adobe PDF(2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光纤陀螺仪 水平仪 环境温度 倾斜度 |
| 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粘团的制作及参数测量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作者: 陈江
Adobe PDF(136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3/2  |  提交时间:2012/08/30 冷原子粘团 慢速原子束 原子数目 冷原子温度 双能级探测 |
| 光纤时间传递延迟补偿实验进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陈法喜; 梁双有; 赵侃;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纤时间传输 延迟补偿 温度漂移 频率稳定度|abstract 其次 再次 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 进行了实际光纤链路7.2 Km传输延迟的补偿实验 在温度一2 0℃~+60℃变化情况下 国家授时中心在此方面 补偿精度为25.2ps 进行50km光纤时间延迟温度漂移实验 进行了多项实验 频率稳定度达到4.7 5×1 0~(-15)/10~4 s 补偿后150ns的漂移被消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 精度为0.3ns。 进行了实验室100km光纤闭环传输延迟的初步补偿实验 补偿后时延被完全消除 精度为0.2 7ns(1σ) |
| 卫星双向比对中变频器路径时延随温度变化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张虹; 李焕信
Adobe PDF(9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9/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设备时延 温度 频率转换器 时间传递精度|abstract 上 下变频器是卫星双向时间与频率传递(Twstft)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在时间传递过程中 他们起到了把中频信号(70mhz)与高频信号(上行14ghz或者下行12ghz)相互转换的作用。测量评估变频器传递时延受温度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温度减小温度影响 达到提高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精度的目的。本文做了以下实验 用闭环频率转换器代替卫星转发器 在它周围控制温度变化 利用卫星双向闭环实验测量传递时延。分别用温度记录仪和计数器记录温度变化和时延值 分析研究两者关系 得到以下结论 变频器的传递时延在温度区间6—13摄氏度时最稳定。换句话说 在这个温度区间 变频器的传递时延随温度变化最小。因此为了减小在时间传递中温度对设备时延的影响 最好把温度控制在这个温度区间。文章最后将温度区间6—13摄氏度传递精度与其他温度区间的传递精度做比较分析。 |
| 锶原子多普勒冷却温度的测量 期刊论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10, 卷号: v.16;No.61, 期号: 4, 页码: 289-293 作者: 田晓; 王心亮; 马喆; 高峰; 张首刚; 常宏
Adobe PDF(9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0/0  |  提交时间:2012/07/01 量子光学 冷原子 多普勒冷却 锶冷原子温度 |
| GPS共视接收机恒温系统的研制 期刊论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8, 卷号: No.301, 期号: 3, 页码: 47-48+69 作者: 徐劲松; 高玉平
Adobe PDF(5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5/1  |  提交时间:2012/07/01 Gps共视 温度控制 Pid Ds1624 |
| 激光器腔体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 中国广西桂林, 2008-12-01 作者: 汪振东; 郭际; 李志刚
Adobe PDF(39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2/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运算放大器 电桥 比例积分调节 温度控制 电路设计|abstract 本文论述了一种使用运算放大器等模拟器件构成精度较好的温控系统 采用的是可加热可制冷的双向控温方式。该系统利用惠斯通电桥和热敏电阻来感应被控对象的温度变化。将电桥的输出放大处理后送入比例积分调节电路 在手动设定好比例 积分参数的前提下 比例积分调节电路输出控制电流进入乙类推挽功放进行功率放大 最终由半导体制冷片来完成对被控对象的加热或制冷。为求直观 系统增加了仪表来显示控温程度。经测定 系统的控温效果可达±0.1℃。 |
|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精密控制设计 期刊论文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7, 卷号: No.96, 期号: 8, 页码: 22-24+27 作者: 靳冬; 屈八一; 马杰; 杜志静; 周渭
Adobe PDF(1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4/1  |  提交时间:2012/07/01 Pid 温度控制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
| 基于DS1624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期刊论文 时间频率学报, 2007, 期号: 2, 页码: 105-110 作者: 徐劲松; 高玉平; 袁海波
Adobe PDF(45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2/0  |  提交时间:2012/07/01 多点监控 温度测量 环境温度 I2c总线 带有存储功能的数字温度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