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一种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世界时解算方法 期刊论文 光学学报, 2019, 卷号: 000, 期号: 009, 页码: 317 作者: 王惜康; 高玉平
 收藏  |  浏览/下载:0/0  |  提交时间:2021/11/29 光计算 大型光纤陀螺仪 世界时 数值积分 定向误差改正 地球自转角速率 |
| 基于云计算的卫星导航数据管理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作者: 刘 枫
Microsoft Word(1524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0/1  |  提交时间:2014/12/3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云计算 分布式存储 并行处理 搜索引擎 |
| 守时信息自动分析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作者: 贺瑞珍
Microsoft Word(1177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3/3  |  提交时间:2014/12/31 时间保持 守时自动化 实时计算 数据处理 时间尺度 |
| 时频子系统远程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作者: 林 思 佳
Adobe PDF(222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4/0  |  提交时间:2013/11/13 时间比对 共视 计算机网络 卡尔曼滤波 |
| 远程时间校准系统中心站处理软件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王翔; 李孝辉; 刘娅; 张慧君
Adobe PDF(5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8/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共视 校准 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 实时|abstract 还可以通过分析某时间段的各地钟差数据 基于国家授时中心的中国标准时间utc(Ntsc) 获得由于伪距 使用卫星共视技术实现对远程实验室本地时间的校准。该系统可以实时比对远距离两地工作站的本地时间 基线长度 获得钟差 仰角 并可根据事后精密星历数据对钟差数据进行修正 气候等差异因素造成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中心站接收并在数据库中储存来自各校准终端的测量数据 提高时间校准精度 以国家授时中心utc(Ntsc)为基准 分别计算得到在各个时间段各远程站时间与utc(Ntsc)的钟差 对远程时间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对中心站的软件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 |
| 精密单点定位在NTSC时间传递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8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广伟; 袁海波; 董绍武
Adobe PDF(8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1/2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传递 单点定位 Igs精密数据 卡尔曼滤波|abstract 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用于时间传递能获得较好的比对精度。本文根据精密单点定位原理 基于国家授时中心自研的gps Ppp接收机 并利用igs提供的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数据 通过自主开发的专用时间传递软件 计算获得ntsc本地参考时间和igst的钟差以及待比对站参考时间与igst的钟差 最终得到两站参考时间的偏差。最后 将ppp时间比对结果和gps共视 Gps全视时间比对结果进行比较 并对三者在时间传递方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
| 机载计算机BIT设计技术及策略研究 期刊论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 卷号: v.19;No.156, 期号: 09, 页码: 2064-2066 作者: 田心宇; 张小林; 吴海涛; 姚英
Adobe PDF(30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5/0  |  提交时间:2012/07/01 Bit 机载计算机 可靠性 可维护性 |
| 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武文俊; 李志刚; 杨旭海
Adobe PDF(117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1/1  |  提交时间:2012/10/19 Klobuchar Arma(p Tec|abstract|Tec|abstract q) 介绍了klobuchar他arma(p q)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基本原理。利用igs提供的gps导航电文中的klobuchar模型的8个系数 对klobuchar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同时 用arma(p q)模型计算tec结果 并把两种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结果与igs提供的综合(Final)电离层tec文件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表明 Arma(p q)模型比klobuchar模莫型在电离层tec修正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
| 地球自转参数对同步卫星定轨的影响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曹芬; 杨旭海; 李志刚; 冯初刚
Adobe PDF(5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7/2  |  提交时间:2012/10/19 地球自转参数 极移 日长变化|abstract 百米级轨道精度要求的用户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需要高精度的地球自转参数 可以不使用极移。 地球自转参数可以从iers网站上获得。在某些情况 可考虑不使用地球自转参数来简化定轨计算步骤。用鑫诺1号同步卫星的c波段转发式自发自收的测距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公里级轨道精度要求的用户 可以不使用地球自转参数 |
| 用北斗双频观测数据改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时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江西南昌, 2011 作者: 孔垚; 杨旭海
Adobe PDF(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5/4  |  提交时间:2012/10/19 电离层时延 8080 观测数据 4526 北斗 2888 双频 1914 时间传递 1417 频率传递 311 Twstft 245 电离层影响 170 跟踪站 98 波段 69 载波相位 66 测轨 38 电离层附加时延 21 接收机 8 归算 8 观测方向 4 频率信号 4 数据计算 3 原子钟 2 发式 2|abstract <正>在中国科学院的转发式测轨网中 各站之间可以实现c波段的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本文简称为 Twstft(c))。另外 各跟踪站布设了北斗测地型接收机 由于twstft(c)和北斗接收机并址观测 外接同一个原子钟的时间频率信号 并且对卫星的观测方向一致 因此可使用双频数据计算电离层附加时延 用于修正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