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基于改进的卫星共视法的远程时间比对研究 期刊论文 仪器仪表学报, 2016, 卷号: 37, 期号: 4, 页码: 757-763 作者: 陈瑞琼; 刘娅; 李孝辉
Adobe PDF(103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1/0  |  提交时间:2017/11/28 卫星 共视 时间频率 远距离 连续比对 |
| 远程时间校准系统中心站处理软件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王翔; 李孝辉; 刘娅; 张慧君
Adobe PDF(5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8/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共视 校准 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 实时|abstract 还可以通过分析某时间段的各地钟差数据 基于国家授时中心的中国标准时间utc(Ntsc) 获得由于伪距 使用卫星共视技术实现对远程实验室本地时间的校准。该系统可以实时比对远距离两地工作站的本地时间 基线长度 获得钟差 仰角 并可根据事后精密星历数据对钟差数据进行修正 气候等差异因素造成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中心站接收并在数据库中储存来自各校准终端的测量数据 提高时间校准精度 以国家授时中心utc(Ntsc)为基准 分别计算得到在各个时间段各远程站时间与utc(Ntsc)的钟差 对远程时间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对中心站的软件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 |
| 变频系统延迟测试的两种方法比较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张慧君; 李孝辉
Adobe PDF(74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6/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变频系统 延迟 群时延 调制信号 测试|abstract 变频系统时延的精确测量对于精密卫星导航定位 远距离时间传递 雷达侦测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了采用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多级变频系统群时延测量的方案以及测量的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测量实例。由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是根据扫频激励信号来完成群时延曲线测试的 所以它不能反映变频系统中传输调制信号时的真实时延值。鉴于此 研究了采用高速宽带示波器对bpsk调制信号在变频系统中的传输时延进行测量的方法。最后 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关系及优缺点做了比较。 |
| 用于国际原子时归算的时间比对技术 会议论文 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董绍武; 宋会杰
Adobe PDF(16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7/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原子时 时间比对 Gps共视 卫星双向|abstract 国际原子时(Tai)是全球守时实验室合作的结果。遍布全球的远距离高精度时间比对网络用于完成各地方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比对。比对数据结果是国际原子时间尺度建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远距离时间比对手段及其发展。 |
| 网络化综合原子时间尺度系统 会议论文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作者: 董绍武; 王正明
Adobe PDF(12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3/0  |  提交时间:2012/10/19 网络 原子钟 时间尺度 Gps|abstract|Gps|abstract 标准时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各守时实验室守时钟普遍偏少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国内现有原子钟资源 组成我国国家综合原子时系统是提高我国标准时间准确度和稳定度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网络化综合原子时间尺度建立的技术路线和取得的初步结果 包括网络结构 台站间的远距离时间同步和连接方法 综合原子时间物理信号的实现和协调世界时utc(Jatc)的控制结果。 |
| 厘米级卫星测距技术及其卫星轨道预报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李志刚; 乔荣川; 冯初刚
Adobe PDF(101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76/4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法比对 终端 多台站观测 卫星轨道|abstract 提出利用卫星双向比对技术进行卫星测距(称转发器定轨技术) 这两个方法用于工程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是目前远距离台站时间比对精度最高的时间同步技术 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 时间比对精度达几百皮秒 利用卫星双向技术(卫星需要转发器)可高精度地进行远距离时间比对(精度为0.07ns)和卫星测距(精度为1.07cm) 比gps共视技术的时间比对技术精度几乎高一个数量级。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根据多台站卫星时间比对经验(1998年与日本进行了卫星时间比对链 进而得到了高精度卫星轨道(内符精度为几厘米)和卫星预报轨道。 并用于国际原子时的计算) 提出多台站时间比对的新归算方法 提高了时间比对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