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1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时间频率远程校准试验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9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和涛;  张慧君;  李孝辉
Adobe PDF(8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4/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频率  远程校准  客户端  Gps|abstract|Gps|abstract  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需要进行校准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国家授时中心保持我国的标准时间(Utc(Ntsc))  可以利用该资源实现远程用户的时间和频率的校准  以及用户的本地时间的高精度溯源。论文阐述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框架  论述了客户端实现的基本原理  即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  测量客户端待校准时间与gps系统时间(Gpst)的时差  并把时差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分析中心  最终研究了客户端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客户端的实现方法。最后  设计试验对客户端的实现进行了初步验证。  
远程时间校准系统中心站处理软件设计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作者:  王翔;  李孝辉;  刘娅;  张慧君
Adobe PDF(5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98/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共视  校准  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  实时|abstract  还可以通过分析某时间段的各地钟差数据  基于国家授时中心的中国标准时间utc(Ntsc)  获得由于伪距  使用卫星共视技术实现对远程实验室本地时间的校准。该系统可以实时比对远距离两地工作站的本地时间  基线长度  获得钟差  仰角  并可根据事后精密星历数据对钟差数据进行修正  气候等差异因素造成钟差数据不稳定的规律。中心站接收并在数据库中储存来自各校准终端的测量数据  提高时间校准精度  以国家授时中心utc(Ntsc)为基准  分别计算得到在各个时间段各远程站时间与utc(Ntsc)的钟差  对远程时间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对中心站的软件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  
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赵侃;  梁双有;  陈法喜;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8/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  高分辨率|abstract  测量范围  测量分辨率  测量精度  在光纤时间传递研究中  1ns到1s  1ps  优于10ps。  为了实现光纤传输时间延迟的精密补偿  必须对光纤时间传输延迟进行精密测量。我们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tsc312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  该设备可以对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进行测量  
光纤时间传递延迟补偿实验进展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陈法喜;  梁双有;  赵侃;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光纤时间传输  延迟补偿  温度漂移  频率稳定度|abstract  其次  再次  本文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  进行了实际光纤链路7.2 Km传输延迟的补偿实验  在温度一2 0℃~+60℃变化情况下  国家授时中心在此方面  补偿精度为25.2ps  进行50km光纤时间延迟温度漂移实验  进行了多项实验  频率稳定度达到4.7 5×1 0~(-15)/10~4 s  补偿后150ns的漂移被消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  精度为0.3ns。  进行了实验室100km光纤闭环传输延迟的初步补偿实验  补偿后时延被完全消除  精度为0.2 7ns(1σ)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钟差修正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张慧君;  李孝辉;  许龙霞;  薛艳荣
Adobe PDF(6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5/6  |  提交时间:2012/10/19
Gnss  钟差  监测接收机  修正|abstract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只有在钟差确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时间的监测  通过接收gnss空间信号来精确测量接收机的钟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不但可以用于系统时差监测也可以应用于gnss定时  Gnss共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接收机钟差的各项误差  包括星钟改正  Sagnac效应改正  电离层延迟改正  对流层延迟。通过接收gps空间信号  实时获取伪距及星历数据信息  对各项误差改正项进行计算  并从每颗卫星的伪距中扣除各项误差因素后得到接收机钟差。重点研究了卫星高度角对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以及接收机钟差的影响。最后  给出接收机钟差修正的一些有益的结论以及建议。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李孝辉;  许龙霞;  张慧君;  薛艳荣
Adobe PDF(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5/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多模导航  系统时间  算法  互操作性|abstract  系统时间的互操作性要求能使用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在分析系统时间偏差在用户端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研究了目前的两种系统时差处理方法  在开阔环境中  用户级处理方法要好于系统级处理方法  但在遮挡环境中  由于观测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不好导致用户级处理方法的性能下降。针对用户级处理方法的局限性  提出系统时间偏差辅助导航算法  在观测卫星几何结构不好时  将系统时间偏差的外推值作为已知量  通过减少未知数个数来提高定位精度  并用仿真实验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  证明系统时差辅助导航方法在提高可用性和该善定位精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导航卫星星座几何精度因子饱和值分析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韩涛;  卢晓春;  饶永南;  王沛;  张帆;  吴杨扬
Adobe PDF(19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9/3  |  提交时间:2012/10/19
几何精度因子  假设检验  F分布  微分动力系统|abstract  并利用仿真结果逐步确定了该函数的系数。再次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  分别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证明了gdop饱和值的不存在性。最后  空间中越来越多的导航卫星可以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通过对弱饱和的定义以及建立空间几何模型得出gdop值达到弱饱和状态时的空间导航卫星星座内的卫星数目。  并改善了定位时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随之引申出这样的问题  是否存在一个可视卫星数目的极限值对gdop的改善达到饱和?本文通过假设检验以及微分动力系统模型  以四通道接收机为例  得出了不存在上述gdop饱的结论。文章首先介绍了gdop的定义  计算了四通道接收机的gdop最小值。其次在不考虑星座构型的情况下  通过f分布假设检验得出了四通道接收机在不同可视卫星数目下的gdop平均值。再次  建立了类似malthus模型的微分动力系统来描述gdop平均值关于可视卫星数目的函数  
GNSS系统时间偏差及其监测与预报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张慧君;  李孝辉
Adobe PDF(67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9/1  |  提交时间:2012/10/19
Gnss  系统时间偏差  测量  预报|abstract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基于时间差测量的系统  准确稳定的系统时间是卫星导航系统工作的保障条件之一。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各个gnss系统的系统时间概况  随着gnss系统的逐渐增多和日益完善  系统间的兼容性以及互操作性将需要一个统一的时间尺度。讨论了gnss系统时间偏差(以下简称时差)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gnss系统时差监测与预报的总休设计方案。一个初步的gnss系统时差测量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  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给出了软件运行界面以及数据平滑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做的工作。  
变频系统延迟测试的两种方法比较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张慧君;  李孝辉
Adobe PDF(74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6/1  |  提交时间:2012/10/19
变频系统  延迟  群时延  调制信号  测试|abstract  变频系统时延的精确测量对于精密卫星导航定位  远距离时间传递  雷达侦测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了采用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多级变频系统群时延测量的方案以及测量的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测量实例。由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是根据扫频激励信号来完成群时延曲线测试的  所以它不能反映变频系统中传输调制信号时的真实时延值。鉴于此  研究了采用高速宽带示波器对bpsk调制信号在变频系统中的传输时延进行测量的方法。最后  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关系及优缺点做了比较。  
基于TDC-GPX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施韶华;  李孝辉;  张慧君
Adobe PDF(63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6/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测量  抽头延迟线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abstract  在参考时钟频率的限制下  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抽头延迟线技术  采用tdc-gpx芯片作为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时间数字转换部分  最多可进行8通道测量  在40mhz的参考时钟频率下可以实现小于1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测试表明  该系统单通道测量精度为18.6 Ps  多通道测量精度为82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