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
| 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制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上海, 2011 作者: 赵侃; 梁双有; 陈法喜; 李孝峰; 张首刚
Adobe PDF(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8/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 高分辨率|abstract 测量范围 测量分辨率 测量精度 在光纤时间传递研究中 1ns到1s 1ps 优于10ps。 为了实现光纤传输时间延迟的精密补偿 必须对光纤时间传输延迟进行精密测量。我们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tsc312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 该设备可以对时间间隔 脉冲宽度 脉冲周期进行测量 |
| 低采样率下高频信号的测频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王玉兰; 李孝辉
Adobe PDF(65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频率测量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采样率 欠采样 互相关|abstract 针对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对采样率的限制 对高频信号进行精密测量需要花费昂贵成本来得到适合的高采样率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欠采样的频率测量算法 即用不符合采样定律的特定低采样率对高频信号进行采集 采用互相关算法对采集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最终实现了对高频信号的精密测量。试验结果得出 应用该算法采样能得到较逼真的波形 对于5mhz以上的高频信号 频率信息仍能精准的保留。运用该方法测量10mhz的信号 频率测量精度可达10~(-13)量级以上。 |
| 基于TDC-GPX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作者: 施韶华; 李孝辉; 张慧君
Adobe PDF(63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6/4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测量 抽头延迟线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abstract 在参考时钟频率的限制下 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抽头延迟线技术 采用tdc-gpx芯片作为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时间数字转换部分 最多可进行8通道测量 在40mhz的参考时钟频率下可以实现小于1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测试表明 该系统单通道测量精度为18.6 Ps 多通道测量精度为82 Ps。 |
| 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作者: 施韶华; 李孝辉
Adobe PDF(87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2/2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间隔测量 抽头延迟线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abstract 由于参考时钟频率的限制 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抽头延迟线技术的tdc-gpx芯片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 该系统最多可进行8通道测量 在40mhz的参考时钟频率下每通道可以实现小于1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内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 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测试表明 该系统在进行多通道测量时每通道测量精度为93 Ps~1。 |
| 铯原子钟的黑体辐射频移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张首刚; A.Clairon
Adobe PDF(9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5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黑体 Bnm/syrte 61 |database Provider 8455 Avenue Del’observatoire 75014 Paris Cnki 直接测量 3274 频移 2032 限制因素 1598 周围环境 1560 热辐射 1515 电磁场 1393 理论值 1233 相互作用 1217 测量精度 1185|url Http //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gtw200511001018&Dbname=cpfd2006|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Dbname=cpfd2006|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 一种简易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徐劲松; 高玉平
Adobe PDF(2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1/1  |  提交时间:2012/10/19 温度控制 温度采集 I~2c总线 Ds1621|abstract|Ds1621|abstract 温度控制对于提高测量精度是有益的 利用dallas公司生产的基于i2c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621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 具有工作模式和硬件结构简单 系统稳定可靠 易于实现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温精度 控温精度能达到±1℃。 |
| 脉冲星自主导航概述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杨廷高; 南仁东; 金乘进; 甘恒谦
Adobe PDF(21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24/1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脉冲星钟 空间飞行器 定位导航|abstract 脉冲星自转非常稳定 可以用作时间标准 许多脉冲星的空间位置 自行 距离 自转周期及导数 自转的初始相位等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参数都被精确测定。由于脉冲星能够同时提供时间信号和空间位置坐标 利用空间脉冲星网络的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受到重视。除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之外 空间飞行器导航的传统方法只在沿飞行器的视线方向提供高精度 且当太阳位于空间飞行器与地球中间时根本无法实现导航。安装在空间飞行器上的脉冲星导航系统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 能给出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三维坐标和飞行速度。射电脉冲星自主导航系统只适用于载荷量大的空间飞行器 而x射线脉冲星未来的适用范围可能非常广阔。讨论了脉冲星钟的模型和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框架结构 介绍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目前 已发现射电脉冲星约1750颗 X射线脉冲星50余颗。利用脉冲星钟模型能高精度地预报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 即在任何时刻 脉冲星相当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是可以预报的。在空间飞行器上测量脉冲星脉冲的到达时间(即脉冲星自转相位测量)所得到的相位与该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脉冲星钟预报的相位)之间的差值包含有空间飞行器的位置信息。通过空间飞行器上脉冲星导航系统对多颗脉冲星的计时观测(相位测量) 就能解算出观测时刻空间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位置坐标。指出脉冲星导航系统采用的脉冲星探测器的性能决定了脉冲星相位的测量精度 这也是影响空间飞行器位置解算精度的关键因素。脉冲星导航观测采用的原子钟如果足够稳定 则空间飞行器位置的算法可以简化。在脉冲星导航系统计时观测接近微秒(Μs)量级时 脉冲星视差 Shapiro和einstein延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这样的脉冲星导航系统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
| 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究及阶段性进展 会议论文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 中国西安, 2005 作者: 樊战友; 胡永辉; 边玉敬
Adobe PDF(2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计数器 时间测量|abstract 从基本原理 硬件等方面对时间间隔计数器的研究作了全面介绍 并详细分析了影响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诸多因素 指出了提高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努力方向。介绍了我们在时间间隔计数器研究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并给出了设计技术指标和实验测试结果。在计数器的研制过程中 我们还开发了供调试计数器和计数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对此也作了简要介绍。 |
| 时间比对系统中高精度示波测时新方案 期刊论文 宇航计测技术, 1987, 期号: 5, 页码: 75-78 作者: 杨允章
Adobe PDF(27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5/0  |  提交时间:2012/07/09 时间测量 精密测量 示波器 移相器 测量精度 |
| 有源电视同步试验 期刊论文 宇航计测技术, 1986, 期号: 1, 页码: 17-21 作者: 郑恒秋; 韩学义; 梁双有
Adobe PDF(30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0/0  |  提交时间:2012/07/09 时延测量:3578 长时间稳定性:3547 不稳定性:3375 电视接收系统:3317 测量精度:3310 秒脉冲:3153 计数器:3091 示波器:2843 频道:2637 有源:2588 |